海南灯笼果又名酸浆、红菇娘、挂金灯、戈力、灯笼草、洛神珠、泡泡草、鬼灯等,在海南常称为帕帕果,可生食、糖渍、醋渍或作果浆,是野外比较常见的野生水果。
未成熟的灯笼果(图)
成熟的灯笼果(图)
历史由来
灯笼果在中国栽培历史较久,在公元前300年,《尔雅》中即有酸浆的记载。现在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广泛。海南之前没有人工种植的记录,基本都属于野外自然生长而成。
2007年海南农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东北的“灯笼果”与海南野生的“灯笼果”草进行复合繁育栽培,根据“灯笼果”的生长规律和环节特征,精心培育出新一代有两品种的灯笼果,终于成功地又一次打造出了海南有机绿色无公害水果的又一个品牌。
形态特征
灯笼果花期在5-9月,果期6-10月,浆果为黄绿色,大多为椭圆形,少数为球形,未成熟果实为青绿色,成熟果实为明黄色,内包有若干直径毫米状小颗粒种子,外形如葡萄,薄膜带眼,果味清甜,营养丰富,在不破坏果眼的情况下,从果眼挤出种子,薄膜可吹出声音。
风味特色
灯笼果可供食用,果实香味浓郁,味鲜美。成熟时挂满枝头,如同一串串灯笼,别具特色。
营养价值
灯笼果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,其中钙的含量是西红柿的73.1倍、胡萝卜的13.8倍,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6.4倍、胡萝卜的5.4倍。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,是加工饮料、果酒等饮品的好原料。
功效作用
灯笼果具有清热、解毒、利尿、降压、强心、抑菌等功能。主治热咳、咽痛、音哑、急性扁挑体炎、小便不利和水肿等病。
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“治喉痛及肿。”
《中药材手册》:“清肺胃热,消郁结,止喉痛。治咽肿,锁缠喉风,一切疮肿,妇女血崩。”
techanchaxun
微信公众号
在微信里搜索【椰岛农事】或【techanchaxun】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可及时获取每日最新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