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介绍
海南黄花梨又称海南黄檀木、海南黄花梨木。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,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。因其成材缓慢、木质坚实、花纹漂亮,黄花梨木与紫檀木、鸡翅木、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,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木黄金”。“世界花梨看中国,中国花梨看海南”就是对其最真实的比喻。
知识链接:
中文学名:降香黄檀
拉丁学名:Dalbergia odorifera T.Chen
别 称:降香檀、降香、花梨、花梨母、海南黄花梨
二名法:Dalbergia odorifera
界:植物界
门:被子植物门
科:蝶形花科
属:黄檀属
种:降香黄檀
形态特征
树冠整体特征
落叶乔木,树高10~25 米,最大胸径超过60cm ,树冠广伞形,分杈较低,枝桠较多,侧枝粗壮。
树皮特征
树皮褐色或淡褐色,粗糙,有纵裂槽纹。除幼嫩部分、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,全株无毛;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。
树叶特征
羽状复叶长12-25厘米;叶柄长1.5-3厘米;托叶早落。
木质特征
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,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,有屡角的质感。因为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,不管寒暑都不变形、不开裂、不弯曲,有一定的韧性,能制作各种异形家具。
黄花梨木的比重较轻,比红木(酸枝木)还要轻。黄花梨木纹理清晰,如行云流水,非常美丽。最特别的是,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,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,呈现出狐狸头、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,美丽可人,即为人们常说的“鬼脸儿”。
海南黄花梨手串(图)
知识链接:史料记载
《琼州志》云:“花梨木产崖州、昌化、陵水。”明代黄省曾《西洋朝贡典录》载:“花梨木有两种,一为花榈木,乔木,产于我国南方各地。一为海南檀,落叶乔木,产于南海诸地,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。”书中还指出,海南檀木质比花榈木更坚细,可为雕刻用。
分布区域
据《中国树木志》记载,野生海南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上除万宁、陵水、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县,其中白沙、东方、昌江、乐东、三亚、海口为主要产区。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。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,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。
海南黄花梨家具(图)
工艺特色
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、色泽柔和,有香味,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,可表现出浅黄、深黄、深褐色、紫色。也适合镶嵌,具有加工性能良好,软硬轻重适中,不爱变形等特点。特别适宜制作榫卯,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。
海南黄花梨工艺品赏析(图)
主要价值
经济价值
黄花梨最早的用途是制作家具,黄花梨家居无论从艺术审美、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。
药用价值
黄花梨药用部分称为花梨格或降香木,主要指其树干和根部的心材部分。该药材气味芳香,味稍苦,烧之香气浓烈并有油流出,加水研磨,药液可治疗各种疼痛,也可磨粉外敷,止痛止血,是极好的镇痛剂。以其心材入药,有香气,主治风湿、腰痛、吐血、心胃气痛、高血压等症,又可制作定香剂,是著名香科。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叫做“降香”,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、降血脂,做枕头可舒筋活血。
鉴赏价值
海南黄花梨肌理花纹如行云流水,不用上漆,只需稍稍打磨上蜡就别有特色;样式简洁、线条明快、返璞归真,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。黄花梨之美含蓄不张扬,符合人们的审美,也是中国文人追求的境界。
现存状况
海南黄花梨在明清时期被朝廷广泛做成家具,到清朝末期消耗殆尽,野生的黄花梨几近绝迹,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人工种植的黄花梨,逐渐使这一珍贵的树种得以继续存在。
中国两广沿海,越南部分地区也有出产黄花梨,海南产量曾几度远超其他地区。解放后,尤其是改革开放后,由于过度开采,产量大不如前。
